• 学院首页
  •   >   党建思政
  •   >   品牌党建
  •   >   正文
  • 党建思政

    水运与航空学院党建品牌——碧蓝双翼·驭翔水航

    发布日期:2025-10-22    浏览次数:

    碧蓝双翼·驭翔水航党建品牌,属于水运与航空学院。

    “碧蓝双翼·驭翔水航”其象征意义是:“碧蓝”代表水域和天空,表示学院双领域的专业特色;“双翼”象征水运与航空两大方向;“驭翔”体现在党组织在思想引领下,水航学院师生在水运和航空两个领域充满力量,主动征服、驾驭、探索、超越以及突破极限的豪情与壮志。这个名称很好地将行业特色与党建功能融合在一起。

    在品牌内涵,“驭翔”,可以从政治领航、思想引航、组织护航和行动远航四个维度来解读其内涵。学院党建应该聚焦于把牢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夯实组织基础和推动实践育人等方面。

    品牌载体部分,结合学院的航空与水运特色,可以设计双线融合的载体体系,比如“双翼课堂”(理论+实践)、“双师领航”(党员教师+行业导师)、“双创孵化”(科创+党建创新)等。

    在实施路径上,制定详细的品牌行动计划、开展特色活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学院可以结合专业特色开展“党员示范航班”“无人机红色测绘”“水上安全志愿服务”等活动,将党建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

    最后在预期成效方面,可以预期学院党建品牌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党建业务融合深化等方面的成效。强调品牌化党建对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

    一、品牌名称解析:行业基因与党建使命的深度融合

    1.碧蓝:

    象征领域属性:直接呼应水运(碧水)与航空(蓝天)两大核心专业方向,体现学院服务贵州内河航运战略和国家低空经济的办学定位。

    内涵延伸:寓意“绿水青山”生态理念(水运环保技术)与“蓝天梦想”空域开拓精神(无人机、空乘专业),契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双翼:

    专业双驱动:一翼代表水上运输(轮机、航运专业),一翼代表航空领域(无人机、空中乘务),凸显学院多学科融合的特色。

    党建双赋能:象征党组织“思想引领”与“行动护航”的双重角色,为人才培养提供政治保障与发展动能。

    二、品牌内涵诠释:四维党建价值体系

    维度

    内涵要点

    实践载体参考

    政治领航

    把牢办学方向,贯彻国家交通战略(如贵州内河复兴计划、低空经济政策)

    开设“战略政策研习班”,邀请行业党员专家解读政策;组建“双翼先锋党员宣讲团

    思想引航

    融合“海洋强国”“航空报国”精神,培育职业荣誉感与社会责任感

    打造“碧蓝讲堂”:邀请劳模机长、轮机长分享事迹;开发“红色航线”虚拟实训思政模块

    组织护航

    建强支部堡垒,依托专业特色划分党小组(如无人机技术攻坚组、水上应急服务队)

    推行“项目党小组”制,在科创竞赛、社会服务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设立“双翼先锋党员示范岗”实训基地

    行动远航

    推动党建与产教融合互促,服务地方发展(如参与贵州乌江航运数字化、山区无人机物流试点)

    共建“校企党建联盟”,与航运企业、航空公司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组织“双翼护航”志愿行动

    三、载体设计建议:打造“双翼协同”品牌矩阵

    “双翼课堂”育人计划

    理论翼:开发《航运精神与党史》《中国航空史中的红色基因》等特色课程,将行业史融入“党史”教育。

    实践翼:建设“模拟船舱/机舱”思政实训室,在应急演练、服务流程中强化党员责任意识。

    “双师领航”工程

    党员教师:实施“导师带徒”计划,选拔党员骨干教师结对专业学生,全程指导职业规划。

    行业导师:聘请企业党员技术能手担任校外辅导员,开展“岗位党课”。

    “双创孵化”行动

    科创先锋:成立党员牵头的无人机测绘、智能轮机研发团队,攻关“卡脖子”技术。

    党建创新:设计“碧蓝双翼”品牌标识(如融合舵轮、机翼、党徽元素),制作微视频传播品牌故事。

    双翼协同·水清航正”育人沃土——作为廉政品牌。

    四、实施路径:三步走战略

    筑基阶段(1年):制定《品牌建设行动手册》,明确“双专业双特色”党建任务清单,建设“双翼铸魂”文化长廊,展示行业先锋与优秀党员事迹。

    深化阶段(2年):打造省级示范性“双师型”党员工作室,形成可复制的产教融合党建模式。开展“碧蓝之星”评选,表彰在专业技能与思政表现突出的师生。

    辐射阶段(3年):总结“双翼党建”成果,形成职业教育党建品牌案例库。拓展“跨区域党建联建”,与长江经济带航运院校、航空高职院校共建合作链。

    五、预期成效

    对内凝聚力:通过品牌具象化增强师生认同感,如轮机专业学生以“红色轮机手”自励,空乘专业推行“党徽映制服”行动。

    对外影响力:成为贵州“水陆空”综合交通人才培养的党建标杆,助力区域战略落地(如为乌江复航工程输送党员技术骨干)。

    长效生命力:建立“品牌评估-优化”机制,结合低空经济等新业态动态更新内涵,确保党建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版权所有 © 贵州交通职业大学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云站路25号

    邮编:551400 黔ICP备0500059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