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紧密对接贵州省“航空航天及装备制造”支柱产业和新兴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响应《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水运体系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精准锚定国家及贵州省当前与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方向,高质量推动水运与航空学院及相关专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发展,提升学生专业认知,水运与航空学院以“碧蓝双翼·引航铸魂”为主题,于2025年9月1日—7日举办产教融合暨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
贵州水运展集中展示了贵州水运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低空装备展通过“实物+展板”的方式进行展示,展出的无人机及相关装备实物共计13架/件,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交织着历史与发展、科技与未来的视觉盛宴。校领导受邀参加此次展览活动。
9月4日,2025级无人机应用技术与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约150名新生有序观展,触摸前沿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沉浸式感受本专业所属行业的独特魅力。
9月5日上午,学院携手贵州恒飞、贵州银鹰两家合作企业,在学校润园体育场组织直升机飞行表演和无人机飞行作业展示活动。来自贵州银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罗宾逊R44雷鸟II型直升机首先登场;紧接着亮相的歼10、歼20模型不仅完成了360°、720°旋转和落叶漂等高难度动作,还拉出了“水运与航空学院欢迎2025级新同学”的温馨条幅;随后来自贵州恒飞的L4无人机展示了远程喊话作业,运60无人机展示了载重飞行作业,T70农林植保无人机展示了喷洒作业。
9月5日下午,学院在报告厅举行校企合作集中签约仪式,与贵州省港航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恒飞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银鹰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深圳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振华风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中飞智能制造(深圳)有限公司、贵州帝一无人化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径。副校长田兴强在签约仪式上指出,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持续推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共享技术资源等举措,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为贵州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9月5日下午,学院同时举办“低空经济发展”和“贵州水运发展”两场专题报告会。贵州恒飞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粟景成作了题为《把握低空机遇 勇敢规划未来》的主旨报告,阐述了低空经济的概念内涵,分析了贵州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展望了低空经济的发展趋势。无人机教研室全体教师及2025级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110余名同学参加报告会。贵州省港航集团副总经理龙云波带来题为《逐梦西南水运大通道 谱写通江达海新“黔”程》的主旨报告,从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未来机遇三个维度全面介绍了贵州水运事业的发展,并分析当前贵州水运面临的发展机遇,详细解读行业人才需求。航运教研室全体教师及2025级轮机工程技术专业50余名同学聆听报告。
轮机工程技术、空中乘务2个专业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组织开展专业认知教育实践活动。

为举办好本次产教融合暨新生专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水运与航空学院历时一个月的精心筹备。从前期策划、企业对接,到现场组织实施,学院领导、全体教师和志愿者同学们通力合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举办和圆满成功。活动精彩纷呈,达到了既定目的,取得了预期效果。有效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深化了行业认知,培养了专业兴趣,增强了专业认同感,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我国从交通大国迈向交通强国、为服务贵州地方社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